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什么是有价值的中国画?
[ 编辑:admin | 时间:2016-12-01 10:08:51 | 浏览:3211次 ]
分享到:

眼下,收藏中国画等艺术品热,正像时下三伏天一样,席卷着中国大地。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样的中国画是有价值的?

【中国画的性质】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指出:“西画近建筑(理性的),中国画近文学(感性的)。”即:西方的绘画近似建筑一般的理性──写实性强;是客观事物的模仿。而中国画是近乎文学作品一般的个性强烈,艺术化的客观事物──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是情感的宣泄)。中国画画面容纳丰富的文化形式,诗、书、画、印四者结合,意境远远超出画面本身等特征。齐白石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因而,确定了中国画的性质有三点:

 1.中国画近文学──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内容);

 2.诗书画印一体(表现形式);

3.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造型特点)。

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受到急功近利的影响而呈现出两种状态(时弊):

1.中西结合,这种思潮是康有为把近代中国绘画衰败的原因归于文人画背离了唐宋的写实传统,(这个观点是不对的,他把政治无能,强加于文化艺术上)在此基础上,却对郎世宁折衷中西绘画技法的“新画派”推崇备至,康有为认为“郎世宁乃出西法,他日当有合中西而成大家者



郎世宁 花阴双鶴图 1707×931公分 台北故宮博物院



郎世宁 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七月乞巧》 年光欲看已青青,又度天孙河鼓星。我独爱君山藐汉,中原相望气何森。



郎世宁 高宗大阅兵图 绢本设色 3225×232公分 北京故宮博物院


{郎世宁的绘画是典型的中西结合,他的作品康熙看后,把宫廷画院院长邹一桂找来,让他品评。邹一桂看后说:“工则工矣,不入品评。”意思是说,画得很像、很细,但是不值得去品评,也可理解为不能品评(郎世宁的作品不能成为好的中国画)。}徐悲鸿的“将西方造型艺术融于中国画,放弃‘白描’改为素描,追求‘光影效果’使得中国绘画语言得以丰富、更形象(按照齐白石的观点:媚俗也、匠气也。并且,技法是外显的、相对于文化内涵是单一,容易掌握。);但却忽略了中国画的文化内涵、人文底蕴;(西洋画强调天才,中国画尊重天才,同时,更强调画家的修为【画外功夫:中国传统文化1、传统哲学观:处世超然、洒脱,以“无为”而为之(摒弃功利──做事情不要想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心态);2、诗词赋等文学、书法;3、民间艺术等等)】。不容易被掌握)在改革开放、中国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中国画大有“国际画”(被油画化)的趋势;要知道跟在别人后面是没有出路的。(自从1839819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西方艺术家们开始思考“能否将写实风格进行到底”了。于是,在“巴比松画派”后,西方的“印象主义、野兽派、抽象艺术、超现实主义……”成为了西方绘画的“主流”或发展方向;艺术家波洛克、莫奈、梵高、毕加索的作品并非“写实主义”他的作品却倍受人们喜爱:莫奈、马奈作品的“笔触未经修饰而显见,构图宽广无边,尤其着重于光影的改变、对时间的印象……”)



宋以来,诗画一律的观点成为主流。苏东坡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不直白,以比兴手法抒心志创设境界,这需要丰厚的文化积淀。画贵有诗意,自宋以来成为风气。



宋徽宗亲任画院院长时,出题目考试都是诗句,绘画即使不题诗,画面也必须要有诗的意蕴,要做到“画中有诗”。郭熙的《林泉高致》中“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是诗意的要求,不是为了写山而写山,要把这个山内在的感觉描绘出来。今天的画家很难做到,他们只能在形体准确上见功夫。为什么呢?他们只能拘泥在以“术”求“术”的思维之中……。好的画家,是带着诗人的眼光去画黄山。“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寓意于物”是超越物质占有的审美胸怀,脱离了“形”的桎梏,用意象的手法去寻找诗的境界,是人的精神的解放。

2、书奴、画奴似的墨守成规,没有艺术思想,艺术追求的重复、复制着前人的东西。真正好的艺术作品是反应艺术家的“心画”,是情感与世界观的真实反映;因此,不必“惺惺作态”,更不可“千人一面(如果千人一面,其作品如同印刷品、数码照片一样没有价值)”。

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无不是文化的产物。首先是文化(文学),然后才是艺术(技艺)。文化艺术应该是多元的,只有多元的相互促进、相互吸取,才能够得道和谐发展。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毕加索自己曾经写道的:“坏艺术家复制。好艺术家巧取”。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青年朋友们知道:当下热播的“好声音、好男声”等选秀节目中,翻唱名歌的同时,要有自己的“东西”表现出来,才能得到导师与广大观众的认可与支持。否则,一律否决!同理,一件没有自己特色的“艺术品”,不是复制品,就是“印刷品”)这些都是大艺术家的经典语句。是告诫我们千万不要抄袭或者复制前人的作品,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各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中国画是具有“诗、书、画”等中国民族文化特征,这是中国画的根本;其最高境界就是诗情画意。

中西方的绘画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但是,有一个共性的标准:没有个性、没有艺术思想的作品是没有价值的东西。

世界之所以精彩:正是因为“五彩斑斓、姹紫嫣红…”艺术之所以魅力无穷:正是艺术家彰显个性,其独特是不可替代的。

纵观中国画史,传世之作如:1、八大山人:原为明朝王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石涛(1642一约1707),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法名原济,一作元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明靖江王后裔,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工书法,能诗文。存世作品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竹石图》等。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



石涛 《淮扬洁秋图》



《梅竹图》 梅花凌寒怒放,翠竹有节虚心。




郑板桥: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郑板桥生于16931122日,卒于17651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傅抱石(19041965),现代画家。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江西新余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


由于长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蓊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其人物画,线条劲健,深得传神之妙。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新,他的艺术创作以山水画成就最大。在日本期间研究日本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会日本画技法,受蜀中山水气象磅礴的启发,进行艺术变革,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独特皴法-----抱石皴。他的人物画受顾恺之,陈洪绶的影响较大,但又能蜕变运用,自成一格。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以古代文学名著为创作题材,用笔洗练,注重气韵,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人物以形求神,刻意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虽乱头粗服,却矜持恬静。傅抱石先生人物画的线条极为凝练,勾勒中强调速度、压力和面积三要素的变化,不同于传统沿袭画谱的画法。他还把山水画的技法融合到自己的人物画之中,一改清代以来的人物画画风,显示出独特的个性。



傅抱石 《镜泊飞泉》



傅抱石 《丽人行》


以上作品无不以其作品鲜明的个性而“流芳百世”。











上一篇:影响书画价格的七大因素
下一篇:2016年国内最具收藏价值 最新书画家及润格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