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工笔重彩画家薛居波专访
[ 编辑:admin | 时间:2016-12-14 14:45:21 | 浏览:2909次 ]
分享到:

人物简介:薛居波,生于1966年,山东青州人,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画专业、中国艺术研究院重彩画研究生课程班,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华书画名家研究院研究员,对外经贸大学汉语基地艺术顾问、客座教授。

他的作品苍翠馥郁,恣意多变,很有张力。他的花鸟画,无论工笔重彩还是写意泼墨,无不意境深邃、以形写神;在他的笔下,花草虫鸟无不充盈着天地间的纯朴旷远之美。他的花鸟作品,传递出艺术家的价值取向,有着傲然不屈的鲜明意志。薛居波的老师、中国美术学学院教授吴静初称赞他“欲巧先拙,敏捷有时,深思竭力,善学善画。” 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著名工笔画家蒋采苹夸奖这位得意门生“花鸟画从境界到内涵上的探索都是很有成绩的,对艺术的执着尤为难得。”

在薛居波的眼里,山水花鸟皆有品性,有韵味,有格调,望去天赋清鲜,令人心醉神驰。他说:“只有深切地感受生活,才能满怀激情地去创作,追溯古人,寻求新意,展现自然之丰美,永远是花鸟画家的使命。”


东风醉舞


冷颜心香


浓醉清秋


跃鳞乘运

主要获奖、参展经历:

2008年10月,作品《秋色清华》获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大展铜奖;

2009年10月,作品《素质拒霜》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并获得山东省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2009年6月,作品《秋意故园多》入选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9年12月,作品《冷颜心香》入选2009中国百家金陵画展;

2010年10月,作品《寒露晨飞》参加2010年中国重彩画获奖画家作品邀请展;

2011年6月,作品《南园趣话》入选2011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薛居波的作品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全集》、《中国花鸟画名家技法图典》、《中国重彩画集》、《名家国画小品集》、《名家画谱丛书》等多部专著。此外,他还在《美术》、《国家艺术》、《中华儿女》、《中华英才》等杂志和《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多家专业刊物发表作品, 著有《薛居波画集》(中华儿女杂志社出版)、《卉香清幽-----工笔重彩花鸟画法》(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薛居波出生于潍坊青州,为古“九州”之一。这里是出大画家的地方。五代的山水大家李成、宋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明代画竹名家冯起震等,《美术史》上很多时期的代表性画家都有潍坊人,有的本身就是青州人。而近现代,花鸟大家郭味蕖、郭怡宗父子、于希宁、沈光伟舅甥,同样也是潍坊人。在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中,好像潍坊注定是个出好画家的地方。而薛居波,就是在这方热土成长的60后。

若楠对话

孟若楠:您的作品给人一种深沉而宁静悠远的感觉,同时又不乏灵动的气息,花草充满韵味和美,虫鸟则让画面生动活泼起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您是如何能做到保持这种宁静致远的心境的呢?

薛居波:谢谢,可以说这是我一直向往的心境。现代人很容易狂躁、焦虑,而且很多的人急功近利,还能有一片宁静的心田来安顿我们的心灵那是多美妙的事!有什么样的心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作品,画如其人、画为心声就是这个道理,这是一种自然的流露,绝不是装扮出来的。画家这个职业本来就是一种寂寞劳动的职业,耐得住这种寂寞劳动的人才可能有所建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适当与繁杂的琐事保持距离,才能保持冷静思考的状态,去构思和创作。而保持宁静心境的关键就是对艺术永远保持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现在都提倡要有大国工匠精神,画家尤其要讲匠人精神,在创作中除了构思以外,必须关注细节,像工匠一样一丝不苟地完善作品。

孟若楠 :您认为什么样的画作才是好的?

薛居波 :这个话题有点大,简单来说只要是用“心”来画的画,有意境、有情感的画就是好的作品,人物或风景或静物或山水花卉或具象或抽象都可以这么说。各种各样的绘画技法和技巧、肌理手段都应该为“心”而用。现在很多年轻人作画时过于追求技法技巧,片面追求技巧性而忽略了艺术性和情感性。艺术语言本身还是很美的,但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内容是苍白的,情感是空虛的,表意是木讷的,当然扎实的技法素养是必须的,但要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必须用心投入,才能有意境、有内涵。花鸟画也要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是借物情以达人情,借物理以寓人理,这正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特点。

孟若楠:您是如何走上画家这条道路的?

薛居波:从小在鲁中乡村长大,可以说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长大的,所以对大自然中的一切草木和动物都很有感情,季节变化中的自然景色更迭都让我有一种一草一木总关情的感触。从小喜欢写写画画,不管什么笔什么纸,拿起来就画,全神贯注,经常忘了时间。我现在也非常喜欢户外写生,沉醉于大自然中陷入物我两忘的境地。这种浓厚的兴趣促使我后来走上专业学习的道路,得到了众多前辈的教导和提携,自己也坚持不懈地努力,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作品。

孟若楠:历代名画家里哪一位是对您影响比较深刻的?

薛居波:前期临摹名家作品的时候学习了很多知名画家的作品。但是书画界有句名言,“善画者,师物不师人;善学者师心不师道”,意思是不能盲目的摹仿前人,你学画者笔笔都是前人的,正是因为没有不像的,也就没有什么像的了。画画、做诗要师物不师人。所以学习的是名画家的作品,对作品的研读和分析很重要。就我而言,我们潍坊出的一位近代画家郭味蕖老先生的作品对我影响比较深,他擅长花鸟,作品,是非常值得后辈学习的。

孟若楠:您的获奖作品在您看来也是最喜欢的作品吗?

薛居波:事实上,旁人对作品的评价有时候是出乎画作者意料之外的,因为创作时并没有奔着获奖的目的。一些组织机构的评选更多的是从画作的主题或意境等来评判的,而且见仁见智。但是书画家本人钟爱的作品往往是有特殊意义的,因为画家总是用自己的眼光寻找别样的景致,获奖只是自己的眼光获得了前辈和同行的认可而已。就我个人而言,书画家对画作的构思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创作过程和背后的故事对画家来说有特殊意义,所以我对画作的感情更多的是在背后的故事上。就好像有的家里有好几个孩子,但父母不一定最喜欢长得最漂亮的一个。

孟若楠:您擅画工笔花鸟和重彩画,是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的?

薛居波:我最早是从事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曾在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画专业学习。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之后觉得工笔重彩才更适合我的性格特点,所以专门去中国艺术研究院重彩画研究生班进修学习。工笔重彩画既有工笔画工整细致的美感,又有重彩画的大气高贵和深厚底蕴,可以更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进行创作,这种艺术形式才更适合表达我的心境。

我还喜欢做各种各样的试验,研究各种各样的肌理效果,有些还是独创的,这些都是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心境情趣而无意形成的,并不是刻意的追求。刻意的追求是很假的,不自在的,就像那有沙哑声喉的歌手一样是自然形成的,甚至是天生的。一个画家一辈子追求的无非是属于自己的风格或“招牌”。我觉得这个“招牌”就是画家自己的艺术面貌,一看就是你的作品。就像徐悲鸿,大家一想到他就是他的万马奔腾。所以当代的画家也都专门钻研一个领域,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比如,有的画家专门画鱼,像我们山东的画家薄万秋先生,有“中国鱼王”的称号;当然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也决不是一天两天轻而易举的事,需要常年的积累和不断的演进。

孟若楠:您觉得书画市场上卖价高的都是好作品吗?

薛居波:这个问题有点犀利。其实最近几年,经济不景气,在这种环境下,书画市场有点遇冷。从专业角度讲,书画作品兼有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有时市场价格不一定和这两种价值一致,而且作品的价值要经得住时间考验才能永保价值,流传下去。在我看来,价格是对作品质量和水准的肯定,但不是唯一的评断标准,好的作品需要发现和挖掘,并不是名气越大,作品就越好。而且艺术审美是各有各的喜好和眼光,不能一概而论,有可能你觉得一般的作品恰是别人的心头好。

孟若楠:好的,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以后您能继续画自己心中的画,唱自己心中的歌。主笔孟若楠


上一篇:著名书画家田万荣专访
下一篇:中国知名书画家吴保忠先生访谈录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